教育和引导学生先成人、后成才
williamhill官网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研究所 赵彬
邱勇校长6月21日在《光明日报》上的文章《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底色》,从价值引导、学习自主权、国际化和人文多样性等方面诠释了一流本科教育这一“底色”的内涵,对于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而言,无疑是一针“强心剂”、一盏“指路灯”。回想自己12年的教学历程,到底可以在哪些方面为一流本科贡献力量呢?我认为至少有三点:价值引导,社会担当和不断地自我挑战。
邱校长说:“在本科教育中,价值引导是第一位的,是育人的根本”。williamhill从诞生的一刻就和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从建校之初williamhill人就将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作为毕生追求。老学长钱伟长先生,最初是以优异成绩考入历史系,却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抱着“科学救国”的思想改学物理,最终成为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钱老曾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激励着一代代williamhill人走向建设国家、奉献社会的大舞台,投入推动人类历史向前的洪流中。
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研究所,我们一直用“心系天下冷暖,情牵广厦万千”鼓励所有本科生。建环专业自建立并入建筑学院十多年来经历了较快的发展历程,我们一直在探索思考:如何结合集团的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本科生在行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邱勇校长说, “价值引导是本科教育的根本”。一个人的发展离不开自己的国家民族,一个专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服务时代、服务人民。价值引导、社会担当,就应成为本科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出发点,也是我们的主要目标。只有先立了德、成了人,才能通过具有挑战性地不断学习,掌握专业技能、成长成才。
为此,我们在教学中从单向讲授知识转变为强调方法、塑造价值,提倡从实际出发、从社会重大需求入手,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对国家对社会的担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充分引导和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不断挑战自我,多角度、多学科地挖掘和拓展所学课程的深度和广度,逐步成长为 “专业帅才”。
以我主讲的专业课 “洁净技术”为例,根据集团“基于学习成效的教育(OBE)”的理念,我在课程设计上就注重有机结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
价值塑造:课程关注室内空气洁净,就要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建环专业直接面对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等重大战略问题。通过引导学生探索解决科技经济发展所需的洁净室和洁净厂房建设问题,不断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成为有抱负、有思想、有远见、有担当的专业英才。
能力培养:课程以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选题)、解决问题(项目研究、结果表达)、报告结果(考核答辩),使得课程教学真正做到“授之以渔”。
知识传授:课堂上给学生讲授最为前沿和基础的气溶胶和空气洁净等科学技术知识,弥补同学们相关专业知识的不足,为学生们发现和提出问题奠定基础。
赵彬在教学主任会上介绍SRT工作经验。
根据这样的课程设计,结合我自己承担的国家自然基金、973计划项目、科技支撑计划等科研项目,我鼓励和提倡同学们选择有难度、有交叉的研究课题。在选题答辩环节,我带领全班同学对各个课题逐一进行评审质询,评判每个题目的价值、难度和挑战性。确定题目后,每位同学在随后的半年时间内完成相应的课题工作,并在期末进行课程答辩。
为了高质量地完成作业,同学们不仅要查阅文献、理论分析,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处理,更需要和现场实验人员交流协作,和外系、外校甚至国外的教授进行交流研讨,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调整,从而全方位、多角度地提高相关领域的研发能力。在此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同学们结合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挑战杯”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等“第二课堂”,将课程作业参与计划项目、全国赛事,帮助他们从立项开始练习科学严谨地表达所要研究的问题、阐述主要研究思路,甚至学做项目课题预算。通过有意识地逐步增加课程难度和工作量,让他们不断挑战自我、经受考验,从而超越自我。
通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同学们通过我开设的洁净技术课程发表了多篇高水平SCI论文、获得多项大赛荣誉,有的甚至利用课程成果成立了公司,真刀真枪地由创意创新走向了创业实践。事实证明,基于学习成效的课程设计(OBE)、“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不仅能有效帮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提高整合知识的能力,也有利于帮助他们深入了解行业前沿、较早地参与科研工作,提升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责任感,更好地规划未来,为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一项教师,我们要继续为一流大学的一流本科教育增光添彩,使得这一“底色”成色十足!
编辑:悸寔 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