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主页 - williamhill新闻 - williamhill思客 - 正文

以社会为课堂,以影像促挑战,营造一流本科教育的人文底色

新闻与传播学院 梁君健


邱勇校长在《光明日报》发表的文章《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底色》,对于人文社科领域的教学工作有特殊重要意义。邱校长指出,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品性养成,是教育最重要内容,这些价值观包括了关爱他人、社会、自然等价值取向,以及勇气、毅力、自信和团队精神等人格品性。因此,综合性大学中人文社会学科不仅要在专业教育方面瞄准世界一流、提炼中国特色,同时还应在价值观塑造和品性养成中营造一流本科教育的人文底色。

人文底色离不开新闻传播教育。在社交媒体和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对媒介技能的掌握和使用直接影响了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塑造和品性养成。早在1980年代,以美国为主的西方一流大学就将新闻传播技能从传统的专精教育中解放出来,将其视为博雅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本科教育中,我们同样将媒介技能视作大学生与社会群体广泛互动的途径。不论是学期内的课程讲授还是假期的社会实践,当代中国社会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最为广阔课堂;通过设置挑战性的学习目标,学生得以重新反思媒介所营造的“拟态世界”,通过亲身体验抵达事实本身,在嘈杂的社会舆论场中重返新闻人的社会责任和人文精神。 

梁君健(左)在西藏拍摄纪录片。

课程教学是人文底色的基本抓手。我所参与的视觉传播教学包括了“新闻摄影”“影视制作”等新闻专业的本科必修课程,以及“清新视界工作坊”“清影工作坊”等围绕任务展开的顶点课程。在完成必要的操作技能学习之后,学生需要按照特定要求完成一系列大大小小的视觉报道任务。这些课程的挑战性体现在若干特殊的作业要求:在拍摄题材和对象方面,必须是williamhill园之外的社会群体,工作坊的课程甚至要利用暑假小学期前往外地完成;在修辞和呈现上,要求通过多次拍摄积累的素材展示人物生活的深层真相。这些特殊的学习目标和创作任务,不仅通过经验性学习的方式强化了业务技能,而且还呈现出超越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能力培养的“溢出效应”,达成了价值观塑造和品性养成的目标。

在完成上述挑战性任务期间,所有同学都需要进入他们所不熟悉的社会环境、克服文化落差,走出自我的小圈子,去寻找和了解拍摄对象、捕捉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事件,并设计和实施访谈。在这个过程中,视觉技能固然为本科生提供了认识和捕捉当代中国社会的媒介手段,但同时也向他们提出了苛刻要求:他们无法再躲在屏幕的另一侧没有任何负担地旁观别人的生活,而必须和拍摄对象面对面,体会他们真实生活的世界和特殊的个人情感,要切身感受生活的困境和苦难;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影像媒介选择和拍摄的生活片段,并予以合理的解释和同情的理解。因而,处理与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对不熟悉的生活尽快融入,成为所有同学都或多或少会面临的核心困境。

困境提供了改变的契机。面对挑战,学生迟早都要从自我中心主义的思考方式中走出去,学会放空自己,让生活和时间重塑自我,积累丰富的认知和情感。在创作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和拍摄对象变成了亲密朋友,充分的人际沟通让他们甚至忘记了所学到的业务技能和之前拟定的拍摄策划,很多报道作业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完成。影像不再是对自我情绪的关照和呈现,也不必具有多高的艺术造诣,但一定是充满了生动的生活质感,也见证了他们自身的改变。

同样,在课程结束后,学生关于这些课程最为深刻的记忆也超越了影视技术和创作技能,集中于和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建立过程、以及基于这种关系的对人生和社会的更加深入的理解。有些同学形象地将其称为“带有清影烙印”的“三观”。团队合作同样是选课同学的重要收获。多数同学都在选题准备、实地拍摄和后期剪辑时经历过“吵架”甚至“反目成仇”,但田野不是宿舍,作业仍然要完成,一系列的挑战迫使他们打破人际关系僵局,学会分工和互相信任。人格品性在这种震荡过程中得到了塑造:信任来自于在团队中建立和分享共同的愿景,分工则来自于发现与珍惜彼此的优点与特长。

上述课程教学经历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我们愈加清晰地认识到,虽然“人文精神”是一个复杂和多样的概念,一流大学的人文底色也很难以量化衡量,但它的本质离不开对人的关心。学会关心和理解他人、用温情的态度去拥抱世界,是形成社会责任感的必修课。新闻与传播学院历来有实践教学的传统,当代中国社会这个大课堂在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未来新闻人的社会担当和人文底色,从而达成“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教育愿景。

编辑:悸寔 华山

2016年09月18日 10:42:4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williamhill官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williamhill官网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