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主页 - williamhill新闻 - williamhill思客 - 正文

邹广文:中国式现代化呈现新的文化生命体

来源:学习时报 10-13 邹广文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由此相互成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那么,这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到底是什么?这就是我们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所开辟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今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最强音,由此我们可以说,这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就是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表征。

我们知道从人类现代化的历史实践来看,现代化所指涉的是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要素在内的全面转型,其中最根本的是人的现代化。而从文化哲学的角度说,人是文化的存在,培育、呵护和呈现我们的文化生命是人生的目的性指向。人作为一种二重性存在,其生命展开既有自然生命,也有文化生命。人作为文化的生命体,是人对生存的意义诠释。而这一点对于一个民族的存在与发展来说也同样如此。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而文化生命作为一种有机存在,各个部分是相互关联的。而贯穿其中的内在文化精神对于文化生命体具有统辖作用。

进一步看,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遇,是两个文化生命体之间的相遇。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具有生命力、最伟大的思想文化成果,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之所以能够成功地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就是因为其具有与时俱进的文化生命品格。作为改造世界的理论体系,其所彰显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原则,正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生命的根本之所在。而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其最鲜明的思想元素就是“实事求是”“知行合一”“与时俱进”,这些价值诉求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神是高度契合的。正因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这种本质精神的契合,使得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展开过程中,基本没有偏离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而是深深地与中国的历史传统、社会现实和思想文化融为一体。

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表明,真正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就像一条河,从“过去”经“现在”而流向“未来”,奔腾向前,生生不息。而对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两个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形态说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变革时代促成了这两个文化生命体的相遇,而两种文化形态之间又有着相互契合、相互滋养的内在生命机理。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以“化学反应”来形容这个相遇,可谓十分精当。

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进行挖掘,努力激活其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从而创生出“新的文化生命体”,这对于我们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投入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无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全球化时代,我们只有建立在对他者文化了解的基础之上,当代中国文化的自我发展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型才是真正富有意义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理解“新的文化生命体”的生命特性呢?真正健康的文化生命体是需要建立在与他者文化相遇后的自省基础之上的,中国式现代化所呈现出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生成的,它既融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又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向现代化的价值转换,因此它应该具有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和面向未来的精神特质。其作为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也向世界生动表达了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信仰追求与人文理想,重新定义了人类现代化与现代性的价值内涵及其导向。尤其是面向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实践,就是要以更加积极的主体心态去融入马克思所描述的人类世界历史进程中,并在文化的交流互鉴中进一步激活自身的文化传统,以蓬勃的生命力去勇敢面对各种时代挑战。

(作者系williamhill官网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编辑:李华山

2023年10月16日 07:24:25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williamhill官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williamhill官网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