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主页 - williamhill新闻 - williamhill思客 - 正文

胡翌霖:“刷”时代的我们还要“读”吗

来源:中国科学报 4-21 胡翌霖

马上又要到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的历史与人类文明一样古老,但世界读书日却是一个较新的节日,于1995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

1995年可以说是“互联网时代”的元年,时年美国政府退出NSFNET(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网),标志着互联网从服务于少数程序员和学者的公益设施转变为服务于大众的商业化基础设施。同年,亚马逊网络书店开张、eBay开张,网景浏览器登陆纳斯达克,掀起了互联网创业大潮。

世界读书日于互联网热潮下的1995年设立或许只是一个巧合,不过这个节日为什么没有更早出现呢?“阅读”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出版业和知识产权”至少有500年历史,为什么直到1995年才设立世界读书日,以促进“阅读、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呢?

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一节日的设立多少反映出“读书”这一古老的活动正在遭遇新危机。数字技术迅速支配了人类获取信息和打发闲暇时间的方式,而这二者正是“阅读”的主要功能。

可能有人会问,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屏幕不也是一种“阅读”吗?网页似乎是一种更高级的书页,不仅图文并茂,还可以随意跳转。所有在书籍上能够读到的内容,理论上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更便捷更廉价地获取,在这个意义上,信息技术似乎大大促进了“阅读”,何谈危机呢?

但“阅读”归根结底是人的活动,不只是一个信息如何流动和呈现的问题,更是人如何沉浸阅读、享受阅读的问题。如果人们不再愿意沉浸于阅读活动,不再能够从阅读中享受乐趣,那么无论信息流动多么高效,“阅读”的意义都必须被重新审视。

移动互联网崛起后,信息获取变得更加便捷,与此同时,阅读活动遭遇的危机更加明显。面对手机上的信息,我们的动作不再是“读”,而是“刷”。信息呈现的单元早就不是一本本的“书”,而是碎片化的短信、微信,到最后,就连140字的微博大多数人都没耐心细读。他们宁可花更多时间看短视频,也不愿意逐字逐句地读一篇科普短文。

“读”的对象从书籍变成文章,再变成碎片化的微博,最后变成刺激眼球的短视频。这其间我们丢失了什么呢?简而言之,我们丢掉的可能是“自由”。

阅读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们从阅读中究竟收获了什么?仅仅是为了能够总结出段落大意、获取只言片语的“最终结论”吗?

很多人就是这么认为的。在网络上,我们可以搜到大量导读视频,比如“10分钟读完《围城》”“10分钟读完《伊利亚特》”“3分钟读完《简·爱》”“3分钟读完《乌合之众》”……有时候人们看这类视频还要开倍速,恨不得“一句话读完一本书”。

如果一本书的意义可以用几分钟就讲完、几百个字就总结完,那么古往今来的作者为什么要费劲写出几十万字的书稿呢?他们自己没有能力写总结吗?如果能用1万字传达信息,为何要写10万字;如果能用几百字讲清结论,剩下那么多的篇幅意义何在?

事实上,书籍可以被总结、提炼、压缩。但一本好书的意义恰恰蕴含在其不可压缩的部分,无论对于学术著作还是消遣读物而言都是如此。比如,读一部小说之所以能消遣时间,正是因为情节丰富、悬念迭出的故事和触动人心的修辞细节。一部侦探小说也许可以用500字把事件前因后果都交代完,但读这样的书毫无趣味。而对于一部学术或思想著作而言,单纯的结论同样是次要部分,如何发起洞见、提出问题,如何循循善诱、抽丝剥茧地切入要害,如何有理有据、环环相扣地完成立论……这思考和论证的整个过程才是一部学术著作的魅力所在。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学术书籍最终对人类进步的贡献还是来源于其结论。的确如此,但如果只记结论而不读论证的话,又如何对既有的结论发起批判呢?如果只是把无数结论当作现成确定的东西来记忆,而不能批判性地加入与前辈的对话,又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进一步呢?

所谓“自由”无非是这两个层面:一是在大众娱乐层面说,自由是享受闲暇的权利,能够自在沉浸于趣味中;二是针对精英学者而言,自由特指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态度,不满足于简单的结论而刨根问底、追根溯源。在这两个层面上,书籍都一直扮演着难以取代的角色,至今也无法被新媒介完全取代。

互联网确实能提供高效的娱乐刺激和信息输入,但阅读时的沉浸性和独立性难以被取代。沉迷上网和沉浸于书本是完全不同的,沉浸于书本是一种非常专注、精神高度集中的行为——阅读小说时会把自己代入到故事世界中不可自拔,阅读专著时会进入作者的思维世界与作者隔空对话……而沉迷于上网却往往是处于时刻“分心”、注意力分散的状态——你总是无法驻留于某一“页”,而总是按捺不住要把当下的焦点尽快“刷”走,不断刷新和切换。

当人们越习惯于“刷”,就越难以进入“读”的状态,无论消遣还是思考都追求“快餐”而非沉淀。于是,网络时代的“不阅读者”在消遣时更容易焦躁不安或满足于浮华刺激,在思想方面更容易陷入教条主义,重视立场和结论而轻视批判和论证。

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到高潮之际,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崛起,这又将把阅读的命运引向何方呢?GPT大模型可以迅速读完人类历史上留存至今被电子化的所有书籍,能够有效总结任何一部书或一篇文章的结论和大意,甚至还可以随时答疑解惑,回答你关于某本书的任何问题。如果说人工智能不再是3分钟读完一本书,而是一口气读完“所有书”,而且读得比那些视频制作者更深入细致、总结得更简练精确,那么人类还需要继续读书吗?

如果说读书的意义就在于掌握现成的结论,只是为了高效地完成“信息处理”,那么人工智能的崛起确实就意味着不再需要由人读书了,因为从读取和总结信息的效率方面,全世界的人加起来或许都没有一个发达的人工智能高效。

但是,人工智能的崛起或许是一个契机,能倒逼人类重新审视阅读的意义。人类的所有技能和专业都可能被他人或机器取代,唯独“自由”是不能被代替的。在人工智能时代,如果人类还在追求自由,那么读书的意义就永远不会衰亡。

(作者系williamhill官网科学史系副教授)

编辑:李华山


2023年04月23日 07:37:47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williamhill官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williamhill官网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