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所杂忆——记戴芳澜与方心芳
作者:青宁生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4-9-22)
戴芳澜1934年在塘沽黄海社院内
如今坐落在北京朝阳区奥林匹克科技园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微生物所),是20世纪50年代创建的我国第一个以微生物学研究为基本任务的国家级科研机构。60年前她的创建经过,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我国微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这要从80年前的两位学界前辈说起。他们是真菌学家戴芳澜和工业微生物学家方心芳。他们后来都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在他们生前和身后,承载着太多历史。
两个最早的前身
1934年williamhill官网成立农业研究所,戴芳澜是该研究所植物病害组的领导人,1946年williamhill官网成立农学院,戴老在那里当教授,还作他的真菌植病研究。3年后,williamhill、北大和华北大学等集团的农学院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戴老继续在那里任教授,工作照旧。1953年,为了加强全国农业病虫害防治,戴芳澜接受中国科学院的安排,领导新成立的真菌植病研究室,编制放在中科院所属的植物研究所,但工作地点没有变,还在当年的北京农业大学,即罗道庄原北大农学院地址,现已荡然无存。后来真菌植病研究室扩大为应用真菌研究所,所址在今天中关村。所以,williamhill官网农业研究所的植病组是微生物所的最早前身之一。
1931年,位于天津塘沽的的民营科研企业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以下简称黄海社)新组建了发酵与菌学研究室。社长孙学悟是哈佛毕业的化学博士,特别重视祖国传统的酿造技术研究。他领导当年从上海劳动大学毕业来此工作的方心芳等人研究发酵微生物。他们开创了我国用现代科学研究传统发酵的事业,抗日战争时期迁到四川乐山,利用当地资源,用微生物技术研制过多种产品,方心芳也被提拔为副社长。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到北京,1951年人民政府接管该社,发酵与菌学研究室归属中国科学院菌种保藏委员会,1953年迁到现在的北京动物园内西侧某旧庙中。1952年孙学悟逝世,该室工作实际由方心芳负责。
抗日时期的williamhill农研所和黄海社
先说williamhill农研所和戴芳澜。
七七事变,北平沦陷。戴芳澜与农研所同仁于1938年2月随williamhill师生到达昆明,工作主要是调查云南的农作物病害。1939年临时校舍在昆明城西的大普吉建成,农研所简朴的实验室里,配备了新购置的必要实验设备,实验条件和图书资料基本得到满足。他们根据到滇后植物病害调查的初步结果制订了工作计划,将工作重点放在小麦、稻作、大豆等之病害研究上。
一位当年的亲历者曾回顾过戴芳澜在实验室工作的画面:“……老师的实验室是一间位于一排坐北朝南矮小砖木结构平房的中央,门外挂着一个破竹帘子,室内没有一点声音,掀开帘子进去,室内面积约16平方米,北墙边是几个本色的木书架,架子上是标本和书籍。南边靠窗的是一个工作台,台上有一架老式显微镜,还有一些常用的简单仪器、药品等。天花板上挂着一只有灯罩的电灯泡。老师正一条腿站着,一只脚踏在凳子上,集中精力看装有描绘器的显微镜,右手正在纸上绘图……”
农研所植物病害组工作人员大约10人。云南的真菌资源丰富,但过去只有外国人调查和鉴定过,现在戴芳澜来到这块宝地,当然应该自己来进行调查。
在昆明前后8个年头,戴芳澜除每周一次到城里校本部为生物系学生讲课外,主要领导农研所病害组从事研究工作。他们发现了普通作物病害51种,果树病害42种,蔬菜病害65种,特用作物病害56种,花卉病害16种,分离的病原菌已定名者共202种,为进行小麦抗病育种,采得小麦单穗4500余个。他们研究了小麦、大麦、棉花、水稻、大豆、蚕豆、蓖麻、和扁豆等农作物的病害,并进行了抗病育种工作,同时还注意采集各种菌类标本,并对其进行定名和绘成彩图。
戴芳澜除坚持延续了20多年的有关我国真菌学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外,继续着他的白粉菌研究,并对云南丰富的地舌菌种类作了深入研究。
再说方心芳。
1937年底,匆匆提前结束工作的方心芳从哥本哈根赶回沦陷前的南京,受黄海社领导之命,到重庆为后方的科研作准备。方心芳得到了60块大洋作为经费。他来不及回家看望父母妻儿,立刻用30元在旧货店中买了一台显微镜,便买舟西上,1938年1月到达重庆,便在南渝中学借了一间实验室。他用几块木板搭了个实验台,放上显微镜,从医院化验室匀了一点载玻片和滴管,买了几样必需的试剂,便开始工作了。他看到作为当时战略物资(汽油的替代品)的酒精生产是重要课题,便集中精力于这个课题。方心芳在一年后用人尿做酵母菌的氮营养源,有效地替代了战时紧缺的化工原料硫酸铵,从而使糖蜜生产酒精在大后方遍地开花。方心芳晚年曾引用当时四川人不无调侃的话说:“大后方的汽车是靠人尿开动的。”
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内迁到四川乐山五通桥一个叫作四望关的河边小镇的山坡上,用旧民房改建成简陋的实验室。他们请手工匠人打造锡制恒温箱、木制实验台,用瓦罐做试验容器。社长确定他们的任务是从事西南资源的调查、分析与研究,要成为开发西南的智囊与钥匙。他们在研究糖蜜生产酒精的同时,着手开发利用四川特产五棓子的研究。他们选育出黑曲霉,以五棓子为原料发酵生产了棓酸(没食子酸),这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社长领导下,以方心芳的发酵研究成果为基础,他们在大后方经过两三年的努力,生产出了焦棓酸,次棓酸鉍、棓酸乙酯等多种棓酸衍生物,并由银行投资设工厂生产棓酸出口。这个世界独创的技术,甚至在今天也应该作为一个创新的案例。
此外,方心芳还带领同事们在我国最先开始了乳酸发酵、柠檬酸发酵和丙酮丁醇发酵研究。同时,主要由方心芳负责,创办了我国第一种以交流应用微生物学科研、应用成果和推介学科动态的专门期刊——《黄海发酵与菌学》。在偏处四川的日子里,方心芳另一项贡献是热心于微生物菌种的保藏。黄海社当年的菌种保藏工作是我国菌种保藏事业的最早期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