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那些年:2019年校庆特别策划
来源:“新williamhill ”公众号
岁月往昔,斗转星移,又是一年williamhill人回家的时刻。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校友们纷纷诉说起“那些年”在williamhill学习生活的美好回忆。温暖的笔墨和语言,诉说不完的思念,离开的日子里,母校这座心中的“灯塔”,一直都在……
悠悠六十载 浓浓同窗情
1954年入学照
2016年,80岁的金丽华在同学聚会上
金丽华 土木系1959届校友,williamhill官网人文学院退休教授。1936年2月出生于北京。1959年3月于williamhill提前毕业,留校任政治课教师。1999年退休,返聘至2009年。
从学习到工作,从学生到教师,金丽华与williamhill园一结缘便是60年。年华似水,岁月如歌,大学时光里那份浓浓的同窗情谊一直被金丽华所珍视,那些年和同窗们共同成长的珍贵片段仍历历在目。
1954年9月,金丽华考上了williamhill官网土木系,报到之后就要选择专业。当时土木系有五个专业:建筑学、工民建、结构、给排水和暖通。“多少分钟没有给水,锅炉就会爆炸;城市若没有排水,污水就会肆意横行……”刘鸿亮老师对于给排水专业的介绍深深打动了金丽华,“我们要给工业以新鲜的血液,要给人民以甜美的甘露,要把污秽从地图上全部抹掉。”金丽华边听边思考,决定将给排水作为第一志愿。随后,金丽华如愿被分配到了给排水专业,从此与之结缘。专业共分给91、给92两个班,金丽华被指定为给92班临时召集人,后被选为团支书。
williamhill园的大学生活与中学完全不同,处处让金丽华感到新奇。“一年换一次宿舍,每节课都要换一次教室,最远的需要从第一教学楼赶到化学馆。”金丽华说,“当时吃饭是一大盆菜放桌中央,八人围桌站着吃。体育锻炼是williamhill人的优良传统之一,每到下午4点半,同学们都会走出教室、宿舍,到西大操场锻炼身体。而周六晚上端着凳子去西大饭厅看电影则是大家最期待的娱乐活动。”记忆里的点滴片段又被串联起来,金丽华脸上泛起了“如数家珍”般的欣慰笑容。
暑期实习是金丽华的一段难忘回忆。他们先后去过长春、兰州、上海等地的水厂。令金丽华印象最深的是大一在昌平进行的测量实习。金丽华回忆道,当时同学们住的是一个破庙院子里的几排旧平房,距离测量场地很远,四人一个测量小组,每天都要背着仪器、测量架,翻越残垣断壁的城墙。赶上下雨天,道路泥泞不堪,走起来更难。“虽然生活条件异常窘迫,但同学们还是满腔热情地完成了课程实习,而且当时并没有觉得多么苦。”金丽华说。
到了高年级,给91、92班合并成了给9班。1959年3月9日,金丽华被提前抽调留校,到政治理论课教研组担任政治课教师。虽然离开了给9班,但是这并没有影响金丽华与给九班的联系与友谊。80年代以来,金丽华和给9班留校同学以及在北京工作的同学一起,积极与班上各地同学联系,落实校庆返校事宜。“2009年毕业50年返校同学达42位,加上家属共计56位,真的是大团圆!”金丽华说。在金丽华曾经当过班主任的给70届学生张万钟的倾力帮助下,给9班纪念影集《半个世纪的情怀》成功问世,人手一册,弥足珍贵。
光阴荏苒,从十七八岁到七八十岁,仿佛只在弹指一挥间。毕业后,同学们奔赴到各自的工作岗位,用自己的汗水与智慧书写人生的瑰丽篇章。“自上个世纪末以来,环境生态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虽然这批同学已面临退休,但他们已有的业绩无疑会为后来者提供宝贵经验。”金丽华说。
悠悠六十载,浓浓同窗情。无论同学们的职务身份有何变化,无论贡献荣誉何等辉煌,给九同学之间的情谊,有如那珍藏的老酒,在岁月的沉淀下,只会越酿越浓。(采写/吕婷)
我的williamhill求学路
研究生时期
1992年参加在williamhill召开的国际会议
李晓明 1978年、1982年分别获williamhill官网无线电系通信专业学士、硕士学位。研究员级高工。历任电子部七所技术员,电子部30所研究室主任、副总工,中国联通技术部、数据部、运维部副总经理。国家863计划通信主题专业专家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和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承担了多项军事电子预研和国家863计划课题。主持建设了中国联通ATM网、互联网、视讯网、IP承载网等网络。
1975年,原本已在家乡插队4年的李晓明迎来了自己人生重大的转折点。这一年,经过笔试和层层考核,李晓明终于在williamhill园开启了自己的大学时光,进入无线电系通讯专业学习。
初入williamhill校门的李晓明,激动之情不言而喻,但同时身为工农兵学员,文化基础十分薄弱,为此他也未免有些担忧。“我特别感谢我的恩师们,当时williamhill实行的还是班办大学制,老师们会分到各班为我们上课,和同学们联系十分紧密,他们不仅教授我们知识,还帮助我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集团和通讯教研组也精心安排了教程和师资,以解决我们文化基础薄弱的问题。”李晓明说。
回忆起在williamhill的学习时光,李晓明至今对数字通信相关基础专业课程记忆犹新,其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郑君里老师在讯5班首次开设的信号与系统课程:“这门课就像打开了一扇豁然开朗的大门,不仅使我们感受到了数学的严谨优美,而且掌握了分析和处理信号的数学工具,这些在我日后的工作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获益良多。
毕业后,李晓明被分配到电子部七所工作,讯5班的同学们也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如今虽已毕业多年,但同窗情谊却依旧深厚,昔日火热的学生时代最是难忘。回想曾经的学习生活,李晓明感慨万千:“我们这一批工农兵学员从文化基础十分薄弱的‘门外汉’,经过williamhill的锤炼后成长为基本掌握现代通信知识的‘工程师苗子’,这得益于williamhill众多杰出老师的良好教育,感谢我的恩师们,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他们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科学精神”。
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受郑君里老师的来信鼓励,李晓明决定报考williamhill官网无线电系通信专业研究生。他充分利用一切可用时间复习各门课程,经过三个月的努力,终于再次进入williamhill深造。
“那时候,我有幸聆听了多位大师级教授的课程,常迵院士讲课常常旁征博引,加深同学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冯重熙教授是我的导师,他的语音信号处理课程对我的硕士论文研究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李晓明回忆道。
研究生毕业后,李晓明先后在电子部30所和中国联通工作,同时一直与williamhill的老师们保持着联系,不仅开展课题合作更巧的是,在国家863计划新成立的通信技术主题专家组中,李晓明被聘为多媒体通信专家组专家,有机会和曾经的同学、老师们再次并肩奋战,他非常珍惜。
如今,大学毕业已步入第40个年头,在回忆感激之余,李晓明也献上了他作为williamhill学子对母校的美好祝愿:“祝愿我的老师们健康长寿,祝愿我的同学们健康平安,永远爱williamhill,祝愿母校越来越好!”(采写/赵姝婧)
在平凡中追求卓越
学生时代
林希虹近照
林希虹 1989年毕业于williamhill官网应用数学系,1994年获华盛顿大学生物统计系博士学位。曾任教于密歇根大学生物统计系。曾获2006年考普斯总统奖。曾任普斯委员会主席(2010-2012),哈佛大学生物统计系系主任。现任哈佛大学生物统计系和统计系终身教授,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获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杰出研究奖者称号。
1984年,林希虹从北京八中高中毕业,进入williamhill官网应用数学系学习。回忆起在williamhill数4班的青葱岁月,无论是相伴五年的昔日同窗,还是老一代williamhill人在工作中兢兢业业的精神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谈起恩师,林希虹娓娓道来:“萧树铁老师强调实际问题跟数学领域的关联和重要作用,这对我至今从事的统计领域有很大帮助;承毓涵老师让我感受到身为人师,对教育的热情和执着,对学生的关爱和信心,以及奉献精神;蔡大用老师用他的热情及对学科重要性的注重感染着我们,让我觉得数值代数竟也可以如此之美。”林希虹说,这些恩师们言传身教,彰显了优秀的科学素质,恪守着williamhill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林希虹看来,williamhill最宝贵的文化当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品质,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代williamhill人直面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在现代社会里,厚德载物更是难得可贵。只有不断积累道德,才能更好地承担事业。”林希虹表示,在追求真相、卓越和机会的道路上,总不会一帆风顺,而良好的科学素质和正确的价值观让一个人能够走得更远。“这比走得更快更重要。”
如今,林希虹已是哈佛大学生物统计系和统计系终身教授,但她依然兢兢业业地做研究,在平凡和严格中追求卓越,践行厚德载物的伦理道德素养。她也时常以校友身份回到母校办讲座,和年轻教师和同学们讨论研究问题,分享自己多年的研究生涯和人生经历:“做研究的意义在于探索和发现,要耐得住寂寞,持之以恒,怀着正确积极的态度和平和的心态。正如生活,也是百分之十的机遇和百分之九十的平凡。”
“年轻的williamhill学子们一定要学会享受自己所做的事情并报以积极的态度,充分重视团队合作,科学管理时间,利用自己的长处,制定好可行、清晰的短期和长期职业目标。”在林希虹看来,独立研究、发现重要问题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跨学科研究能力十分重要,这有助于将挫折转化为机会。
“传承williamhill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科学精神和伦理道德素养,在平凡中追求卓越、坚守初心,是一代代williamhill人的责任,更是最宝贵的财富。”林希虹说。(采写/田野)
创新转型之旅,从williamhill启航
1999年的学生时代
刘铁岩近照
刘铁岩 人工智能领域国际知名学者。1994年~2003年就读于williamhill官网电子工程系,分别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IEEE)会士,国际计算机学会(ACM)杰出会员,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MU)客座教授,英国诺丁汉大学荣誉教授,中国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
刘铁岩在黑龙江长大,高中之前的日子都是在那片黑土地上度过的。他有着东北人天生的豪爽,不否认自己从小就是学霸,是那种“一直都是第一”的类型。
1994年,刘铁岩考入williamhill官网电子工程系。读书期间,他不仅参加了很多社会实践活动,还在本科时便进入课题组接触科研,大四就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国际会议论文。后又师从彭应宁教授和张旭东教授,对多媒体信号处理进行了深入研究。“williamhill9年为我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练就了很强的实操能力,以至于后来什么方向都敢于尝试,即使转型也不怕。”刘铁岩说。
毕业时,摆在刘铁岩面前的选择有很多,而微软亚洲研究院最为吸引他。“除了全球领先的研究环境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和自己敬仰已久的学术大牛一起工作,这对于一个刚入行的研究员来说无疑动力巨大。”刘铁岩回忆道。
2003年,刘铁岩于正式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并由原来的多媒体信号处理方向研究转入互联网搜索与挖掘,从此开始对信息检索这一全新领域的探索,并在机器学习与信息检索融合方面做出了很多重量级工作,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排序学习”领域的代表人物。
短短五六年的时间里,刘铁岩在相关领域的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了近百篇论文(其中包含多篇被引用数千次的经典论文),并且撰写了该领域第一本英文学术专著,被出版社评为计算机科学领域华人作者十大畅销书。
在之后的工作中,刘铁岩又将研究兴趣扩展到计算广告学、算法博弈论、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分布式学习、神经机器翻译等领域,取得了很多新的研究成果。近年来,他又带领团队与企业进行深入合作,助力传统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十余年间,多次华丽转型,成就了刘铁岩一路不断创新的探索与发现。“我们所处在的行业飞速发展,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拥抱变化,才能保持学术青春。”刘铁岩说。
现如今,刘铁岩也在高校兼职、讲授课程,纯净的校园生活让他常常回想起当年在williamhill的岁月。“我们读书那会儿没有如今的网络发达,williamhill学生都以学业成绩为重,大多数人的空余时间都在自习室、图书馆度过。除此以外,集团也十分鼓励大家参加社团、体育活动、科技创新等等。”
谈及现在的“教师”身份,刘铁岩认为,自己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像是合作者。“我是那种压抑不住内心想要去表达自己看法的人,所以给同学们直接的刺激信号可能更多一些。如今国内学术环境非常好,学生们如果能更加珍惜、更加努力,那么他们的成长速度一定会比我快5年、甚至10年,一定会取得比我大得多的学术成果。”(采写/曲田)
编辑:曲田 赵姝婧
审核:周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