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协会赴德国开展海外实践
williamhill新闻网2月15日电 1月31日-2月10日,williamhill官网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协会(TMS)首次海外社会实践走进德国,实践支队17名师生赴汉堡、柏林、德累斯顿、耶拿、慕尼黑等地,开展了为期11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以“探路·德国”为主题,旨在通过社会调研的方式深入了解德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发展,探究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德国的发展情况,从德国的政治视角出发,深入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丰富内涵,增强“四个自信”。
11天的实践行程中,师生们参访了汉堡劳动博物馆《资本论》特展,聆听了汉堡大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伟大社会转型”专题讲座,探访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组织罗莎·卢森堡基金会,并与德国联盟党、社会民主党、左翼党、绿党等重要政党团体以及知名高校的学生团体进行了座谈交流。
追寻: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之路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在马克思的家乡——德国开展首次海外实践有着特殊的意义。支队在德国期间参观了劳动博物馆的《资本论》特展,带队教师李成旺教授结合现场参观,为同学们现场“授课”,详细讲述了《资本论》从创作到出版的艰辛过程,加深了同学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
李成旺老师向支队成员们讲述《资本论》的产生历程。
在汉堡大学,支队全体师生共同聆听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伟大社会转型”的讲座,进一步了解了在西方视角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联系。在柏林,师生们访问了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罗莎·卢森堡基金会,基金会的布朗施(Brangsch)教授为全体师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德国的发展情况。大家围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和推广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与罗莎·卢森堡基金会研究人员交流。
探索:德国政治视野下的中国道路
深入了解德国的政党与政治制度,同时探究德国政治视野下的中国道路是本次实践的另一重要主题。在实践过程中,师生们先后到访绿党柏林总部、社会民主党耶拿办公室,并与联盟党和左翼党的青年学生组织及其他左翼政党人士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双方围绕民众的政治参与、社会发展带来的贫富差距问题、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实践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支队成员对德国的政党组成和政治制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同时在深入探讨德国政治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形成和制度优势,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与绿党人士座谈。
思考:当今历史时期下的资本主义新发展
德国作为重要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今历史实践的重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德国社会和工业发展的探索,思考当今历史时期下的资本主义新发展对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未来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成员们通过参访大众公司透明工厂、宝马公司生产工厂和慕尼黑工业大学实验室,并与著名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总部人士进行座谈后,充分理解了德国工业4.0的内涵与外延,对德国产业经济的发展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成员们一方面感受到了自动化生产带来的巨大效率优势,也同时看到了工业4.0背后的工人生产生活现状,了解了新的历史时期下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对内福利制度建立和对外资本输出缓解社会内部阶级矛盾的方式,理解了部分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主义因素不断扩大情况的产生逻辑。
参观大众公司透明工厂。
对话:全球胜任力的体现
在本次实践过程中,支队成员与德国青年间进行了充分的碰撞和和交锋,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力。在与耶拿左翼党青年组织和德累斯顿青年组织的座谈中,中德两国青年就中德两国的经济发展、政治制度、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支队成员还向对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内容,为德国青年准确认知中国和理解中国提供了新的视野。
与基民盟青年组织代表交流。
此外,支队成员在出发前还针对马克思主义在德国的发展、德国的政治制度、德国政治视角下的中国道路等内容制作了德语版、英语版的调查问卷。在尊重和平的交流基础上,支队成员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对中国道路和中国制度有了更具体的认识。从认知其他文化到自信自觉理解自身文化的价值意义,队员们在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全球胜任力的核心素养。
支队成员面向德国大学生发放问卷。
沉淀:走出中国看中国
在实践中,支队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在每天行程结束后,都围绕行程主题召开专题党组织生活,主题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交流、德国的政治制度、德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实践现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多个方面,结合西方政治视角,着眼中国道路的形成与发展,支部成员互相交流体会,碰撞思想。
支队成员在路途中积极交流。
williamhill官网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刘恩至在交流中这样说到:“经过十天的调研我们发现,德国各主要政党对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都表示了肯定,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对于中国问题的误解和偏见。作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我们一方面要讲好中国故事,让更多的国家的青年认识真实的中国。只有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更好地为整个人类的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李成旺教授在分享中总结,“本次的实践丰富了同学们对马克思主义形成轨迹及其当代境遇的认知,加深了同学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的了解。在比较中使同学们明确了自身的时代使命,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可以说,实践活动弥补了仅仅基于书本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足,探索了一条全方位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路径。”
2018年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在校党委学生部的安排下,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协会组织优秀骨干成员开展首次海外实践活动,行走伟大导师家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源地德国,综合历史、现实与未来视野,了解马克思主义在当今欧洲的发展情况,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西方现实社会的关系。通过中德两国社会发展的对比,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深刻领会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切实提升“四个自信”,在实践中展现和提升williamhill学子的全球胜任力。
供稿:学生部 编辑: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