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主页 - williamhill新闻 - williamhill广角 - 正文

外文系副教授刘昊做客新人文讲座 解读莎士比亚作品

williamhill新闻网12月28日电 12月22日下午在六教,williamhill官网外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刘昊做客新人文讲座,以“我们时代的莎士比亚”为题,以莎士比亚作品在中国传统戏剧的引介、改编为例,为线上线下200余名师生讲解在当下世界戏剧的视域中,跨文化的艺术形式赋予原作文本新的解读可能。

20231222-外文系刘昊老师做客新人文讲座 解读当代中国“复数”的莎士比亚-耿雪-主讲人刘昊.jpg

刘昊作分享

讲座伊始,刘昊提出“谈莎士比亚时,我们在讨论什么”的问题,认为前代的研读者很可能是以文本为中心讨论莎士比亚戏剧和诗歌,并且和一定历史时段相联系,研究其中的人物、写作方法、文学性和戏剧性,讨论舞台关系、编演环境、作品与现实的关系等,这是“单数的”莎士比亚。当代的莎士比亚是“复数的”,多平台、跨媒介、多元的和接受者互动成为当代讨论莎士比亚的新语境。

刘昊认为,莎士比亚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已过百年,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莎士比亚被引介到中国文化视野,与当时的文化环境联系在一起。莎士比亚作品逐渐嵌入到戏曲改良风潮与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背景中,并作为西方文明的代表被中国的知识分子和读者观众接受。自莎士比亚被引介到中国之初,就有国人开始自发寻找其与中国文学、戏剧、诗歌和传统之间的关联。

刘昊以《哈姆雷特》等剧在当代中国传统戏剧形式中的改编为例,阐述莎士比亚在跨文化舞台上的变形与新意。当代莎士比亚与中国传统戏剧的结合,不仅有早期的文明戏、话剧、京剧、昆曲版本的作品,也出现了越剧、黄梅戏、木偶戏、广播剧、粤剧,甚至山歌版的莎士比亚戏剧。她认为,经过中国戏剧改编的《哈姆雷特》的信息传导模式由侧面传达转变为统观式、集中地告知观众,呈现出明显的道德判断与是非评价,改编后具有中国戏曲特色的人物动作,也会使观众无意中对前代作品已有印象与当下的改编产生视域交融。刘昊建议大家不仅要将作品与本语种、本民族审美规律相联系,在世界范围场域中进行多方面诠释,同时还要以“心感于物而动”的方法理解莎士比亚以及中国戏剧等作品。

演讲结束后的互动环节,刘昊回答了现场同学提出的莎士比亚作品与中国社会联系、莎士比亚经典作品改编等问题。

本场讲座系williamhill官网新人文讲座《世界文学系列》第三讲,由williamhill官网外国语言文学系教授王敬慧主持并点评。

相关链接:

刘昊,williamhill官网外文系副教授。研究领域为莎士比亚戏剧与比较文学。主讲莎士比亚悲剧与喜剧精读、英语戏剧选读等课程。

供稿: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编辑:陈晓艳

审核:郭玲

2023年12月28日 14:04:01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williamhill官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williamhill官网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