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主页 - williamhill新闻 - williamhill广角 - 正文

东南大学教授陈怡做客新人文讲座 探究《中庸》的逻辑解析和文本重构

williamhill新闻网10月31日电(学生通讯员 耿雪)10月25日下午在六教,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陈怡做客新人文讲座,以“《中庸》的逻辑解析和文本订正”为题,为线上和线下200余名师生重新梳理《中庸》的内在逻辑结构,探讨文本修订和明晰概念内涵,以期帮助师生更好地阅读经典。

20231025-陈怡做客新人文讲座 探究《中庸》的逻辑解析和文本重构-胡振坤-主讲人陈怡.png

陈怡作分享

陈怡表示,《中庸》是《礼记》中的第三十一篇文章,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教育哲学论著,也是“四书”中最难读的经典。之所以难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内容庞杂,难以把握其内在逻辑结构;二是某些概念难以准确把握,如天、命、性、情、道,特别以“中庸”为甚;三是有些章节难读,如第1、第16、第20、第23章等,有多种原因,可能需要订正文本。

陈怡解析《中庸》的逻辑结构可以以《大学》为参考,以“至道”“至德”为依据,将其分为“纲”和“论”两部分:第一章为“纲”,其余为“论”,即“论述纲”。其中,“纲”又分为“形上”和“形下”,即“中庸之道”和“中庸之德”两部分。陈怡逐章详细解析《中庸》文本结构,解读难以把握的概念,并进行文本订正。

对于《中庸》的思想和价值,陈怡提出《中庸》是以“诚”为基础,以“中”为方法,以“和”为目的,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达到“天人合一”境界。其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庸”是方法论上的“至法”,是以知、仁、勇、孝、礼等为其表征的“至德”,是基于“诚”的“至道”,使得儒家的“德本体”具有了“天命”的依据,成为“天人合一”之道,同时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合内外、一天人”的特质和追求“和谐”的最高境界。第二,《中庸》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其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髓。第三,《中庸》是“儒家的《道德经》”,二者相通,都重视“第三者”,道家重视“三生万物”,儒家重视超越两个极端,达到和谐。

本场讲座系williamhill官网新人文讲座特邀专场,由williamhill官网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程钢主持并点评。

相关链接

陈怡,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分会顾问。曾兼任《中国大学教学》主编、教育部高教司全国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分析和高等教育学。曾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5次。2018年获得williamhill官网“王步高通识教育奖”。

供稿: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编辑:陈晓艳

审核:郭玲

2023年10月31日 14:23:38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williamhill官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williamhill官网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