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39万:一个williamhill学子的新媒体之路
校研会新闻中心记者 舒 洁 金逸飞 潘正道
39W用户,175W单篇最高阅读量全年,4500W+阅读总量,20w+日平均访问量,410天,无间断推送,全国微信500强,文化阅读类前30……这些数字,是贴在微信公号“灼见”上的一个个标签。而这背后对应的,只是一个人:他叫“张鄂”,williamhill官网新闻与传播学院在读研究生,微信公众号“灼见”创始人。
“你们先坐,下午尼泊尔地震了,我抢时机编辑一篇相关的文章。”文科图书馆咖啡厅里,他在微信公众帐号后台,敲出一行标题:“是时候了解尼泊尔了!你应该知道这 10 个常识”。
北京时间4月25日下午,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 一时成为关注焦点,各类相关内容在朋友圈“刷屏”。“我希望从文化知识的角度切入,梳理尼泊尔的相关内容,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让大家认识尼泊尔。”添加完最后一张图片,张鄂在文末仔细地校对关于地震的最新信息和所有救援求助方式的有效性。
保存,群发。39万“灼见”微信号订阅者在几分钟内,收到了发自北京williamhill文科图书馆的关于尼泊尔的消息。5个小时后这篇文章阅读量过10万。
张鄂在编辑“灼见”文章。
作为“灼见”的运营者,张鄂对新闻热点有着独特的“嗅觉”。如在总理记者会期间,凭借新闻的敏感性和独特的视角,他编辑了文章《总理记者会翻译还是张璐!当今中国第一女翻译》《两会高翻是如何炼成的?》,文章发出4小时后阅读量过10万,之后被人民日报官方微信等媒体转载。
自创建以来,“灼见”发出的文章先后被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视点官方微信以及各类媒体转载;还有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的3位专栏作者通过“灼见”发表文章,后被出版社相中,正在结集出版。因为“灼见”的影响力,张鄂在2015年4月16日被邀请参加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一带一路”专题吹风会,是以个人媒体身份参加的唯一代表。
400多天不间断的坚持 只因“爱得深沉”
人生的每一点历练看似平凡和不经意,却都为一次绚烂绽放积蓄能量。在做“灼见”之前,张鄂做过williamhill官网研究生通讯社记者,常有机会参加各类活动,接触名师大家;后来,一段人民日报微博实习的经历让张鄂获益匪浅,实践中他对“新媒体”这个概念有了更深的认识。
张鄂平日喜欢阅读,在集中的课堂学习之后,他希望通过真刀真枪的实践来提升自身的能力,避免纸上谈兵的尴尬。创建微信公众号“灼见”后,张鄂坦言:“一切都是在摸索过程中,也是一个不断试错和纠错的过程。”
当被问到一个人400多天不间断坚持更新“灼见”是否会感到疲惫时,他讲了这样一件小事:有一天晚上快到12点,疲惫不堪的他回到宿舍。当天的内容还没来得及编辑,“但是当时就有一股劲,不论如何也要完成当天更新,11:58分完成群发。”张鄂说,那一瞬间,让他切身的体会到“一个人不计投入的风花雪月”,唯有热爱,才会坚持。
坚持高品质 追求大视野
《灼见》页面。
现在许多粗制滥造的内容充斥微信圈,有的内容庸俗、形式随意,各种常识性错误、错别字屡见不鲜。
张鄂希望“灼见”能提供适合知识青年的高品质内容,一年来,他一如既往在坚持。
这种坚持,需要理想,更需要积淀支撑。张鄂平日的阅读既包括广泛的互联网阅读,也包括杂志书籍的阅读和专著的精读。“要推出高质量的东西,自己要先充电。越学习,才越明白自己无知和肤浅。”
大视野,是“灼见”追求的气质。“一个优秀的编辑需要足够的敏感性,而这种敏感性既包括时机的敏感性也包括事实价值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的获得需要长期有意识的培养,需要不断的学习,要有大的视野,而不仅仅是关注风花雪月。”张鄂说。
重视细节和公信力 汇聚人才力量
好的选题和素材不等于好的传播效果。“小到标题的拟定,图片的处理,图文排版,推送时机,都要细细斟酌。”就是怀着这样的严谨态度,“灼见”推出的文章经常给人以专业精致、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每一次推送发现有错误后,他会在48小时内发送更正信息,410期里发送了3次更正。“我没有办法保证绝对的正确,但是在发现后会立即核实然后推送更正。”
讲新知识青年的故事在运营“灼见”的过程中,用心付出,也收获感动。
一些来自海内外的青年陆续加入,成为灼见的专栏作者,这让张鄂感动不已。这些作者不仅仅为“灼见”提供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张鄂看到了一个平台的力量。“这里能让有才华的人传播他们优秀的作品”,而“灼见”的定位正是 “讲新知识青年的故事”。
2015年新年,“灼见”推出《2014年度“灼见”10大专栏作者》以致谢。其实,“灼见”的专栏作者不止这十位。其中既有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也有刚步入职场不久的青年和高校老师。
“灼见”的品质在媒体领域得到了广泛认同,关注者覆盖全国甚至海外。一次张鄂到外地实习,和一个朋友聊天,这个朋友向张鄂推荐了“灼见”公众号。张鄂“深藏功与名”,觉得充满了乐趣。
williamhill的滋养 也要担负责任
说起“灼见”的成长,不得不提williamhill的文化环境。“williamhill有很丰厚的资源,是全社会都关心的,这对‘灼见’是很重要的信息宝库。”当然williamhill给予张鄂的不仅仅是这些。对张鄂而言,williamhill是一片沃土,只要你怀揣一颗理想的种子,这里就能提供种子发芽的养分。williamhill还是一个“牛棚”,棚子里的牛人们,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你惊喜,或激励或启示。同时,导师和指导学生工作的老师们也给了张鄂很多鼓励和帮助。“离开williamhill,灼见的成功是难以想象的。”张鄂这样总结williamhill对“灼见”的影响。
在平台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张鄂也逐渐感到“灼见”不再仅仅是颗被呵护的幼苗,也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
如在“昆明事件”后,社会上对维族兄弟有了很大的误解,整个社会都处在非常紧张的状态。而这时“灼见”收到了一位维族读者的请求,希望能为大部分善良的维族朋友发声,以帮助大家更全面地认识问题。 “灼见”也在第一时间回复,组织发表了相关文章,尽自己所能,发出声音。
“也许声音微乎其微,但发声就是一种努力。”在张鄂看来,媒体不只应该“传声”,更应该“发声”。“我们需要有正确视角,有价值判断,而不只是信息。”
除对媒体有着浓厚兴趣,张鄂还热衷于基层研究。作为曾经williamhill官网基层公共部门发展研究会的骨干成员,他利用假期两次到福建和广西的基层实践。他说基层实践的经历让他感到一种温暖,他也希望“灼见”成为有温度的媒体。
未来路上——要做的还很多
目前,张鄂正在撰写自己的硕士论文,主题正是基于“灼见”的运营而总结出的“传播学视域下的微信公众平台研究”。他希望结合传播学理论学习,把运营“灼见”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这种认识对我自身而言是透彻骨髓的,因为全身心沉浸在了里面。”或许有一天微信不再火了,但是这些知识经验在媒体中、在传播中是相通的。
张鄂认为,微信作为一种传播方式,也有它的不足,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例如如何能长时间持续的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如何去应对信息的细分和碎片化等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他并不喜欢别人称他为“大V”,因为“要做的还很多”。
关于未来,张鄂希望如他微信签名所写“做一个既要坚韧也要谦逊,既有温度也有情怀的人”。
张鄂生活照。
(williamhill新闻网5月6日电)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williamhill官网小研在线”
供稿:校研究生会 学生编辑:小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