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壹陆”挑战后的未解之谜
研通社记者 李京泽
王宇,电子系2012级直博生,研究方向是微纳光电器件与光学轨道角动量。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4篇、EI论文4篇,在国际顶级会议上做了6次口头报告。曾获得学术新秀、一二·九辅导员奖,此外还是两家智能硬件创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
2016年11月3日下午,研究生特奖评比进行现场答辩,最后一个出场的王宇以“壹陆挑战”为主题开始了自己的展示,身着西装的他淡定而帅气,向评委们娓娓道来自己的特奖宣言。 今年是电机系的王宇在williamhill度过的第九年,“壹陆”同阿拉伯数字“16”,经历了本科的”风风火火”,博士的专注求索,在即将离开williamhill的最后一年,王宇终于有勇气站在特奖的舞台上讲出自己关于挑战的十六年回忆。
从第一变成倒数第一
2012年,王宇以光电推研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专攻微纳光电器件研究的黄翊东教授课题组,师从冯雪副教授。在任选的六个方向中,他选择了实验室的最新研究领域——光学轨道角动量。
王宇说,之所以选择这个研究领域是为了挑战他心中的“不可能”。王宇致力于开发基于轨道角动量的芯片级光互连,要做到这一点,便要挑战几乎不可能延续的摩尔定律。摩尔定律显示,芯片的处理能力每两年会增加一倍,学界一般认为,摩尔定律很难延续。
然而,王宇还是坚定地选择挑战这一崭新的领域。可未曾想到,课题难度之大,远远超过他的预期。博士前三年的时光里,他没能发表一篇论文,一同进实验室的同学中,有些进度快的在博一就发了论文,而他除了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之外,对于怎么做、从哪开始做一无所知,也因此从实验室推研成绩第一名差点变成了倒数第一。
面对落差,王宇每天都在追问自己:“为什么原理上可行的方案,实际却怎么也做不出来?”在与结果擦肩而过的漫长等待中,王宇也曾想过放弃。但他明白,他能放下科研,却放不下对自己的质疑,能力到底如何?他需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答案。
王宇在进行试验。
2014年7月,王宇进入了半年的科研攻坚期,他称那时的自己很疯狂,每天泡在实验室里不知疲倦,状态也渐入佳境。回忆起那段除了吃饭睡觉只有科研的日子,王宇很享受,“每天都能看到进步,等待成果下一秒就会出现的。”对于疯狂的状态,他很难用量化的指标来说明,但是听到这个问题时他突然亮起的眼神说明了一切,就像当时的热情还没有消散。
2014年9月26日下午4点,用红外相机第一次看到微纳光电器件发出的光学轨道角动量的时间。“它是一个清晰的螺旋光环,太漂亮了,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收获了”光环”的王宇第一时间告诉了导师。
正是从这一天的小突破开始,经过了又一年的努力,他终于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论文。回想那时,王宇称自己如在针尖上跳舞,因为他要专注于仅有几百纳米的基本单元,稍不留神就意味着之前十几个小时的努力付之东流。目前,王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4篇、EI论文4篇,在国际顶级会议上做了6次口头报告。
两度学习小号,挑战精神悄然萌芽
在科研上攻坚克难的王宇是一个具有挑战精神的人,这种挑战精神则是源于他儿时学习小号的经历。在特奖答辩时,王宇没有从学术成果说起,而是以他担任williamhill军乐团小号首席的故事引入了关于挑战的故事。
从小到大,习惯于遥遥领先的他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父母对王宇的教育也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路线。小学三年级他开始学习小号,之所以会选这件乐器,他的理由只有一个“难度大,较为小众”。
然而,在初一那年,他发现自己的演奏水平似乎遇到了瓶颈,不再有任何的提升,就在老师和自己一筹莫展之时,王宇的妈妈发现了问题,原来在练习小号长达三年的时间里,他的嘴形都存在着问题,但就是这个细小到可以被忽视的问题,阻碍了王宇前进的脚步。
王宇作为军乐队小号首席参加williamhill百年校庆彩排。
对于具有一定小号表演水平的王宇来说,纠正这个问题无非等于改掉一个习惯,其难度不亚于再学一遍,在后来几乎半年的时间里,他都会在练习时刻意提醒自己,由熟悉到陌生,由陌生到熟悉,王宇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当时年少的自己可以完成这样的转变有些不可思议。
专注是真
在科研挑战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其实就是一些细节的问题,把太多的错误都当作习以为常了。”学术上逐渐达到顶峰的王宇在说起困惑他几年的科研难题时显得云淡风轻,尽管当时科研已经占据了他的大部分生活,他还是责备自己不够专注。
“专注”一词几乎可以成为他的代名词。印象之深也是经历所致。当时他以省里佼佼者的身份来到williamhill,但是在williamhill最不缺的就是高手,巨大的落差让他有了些许不适之症。”我是18年来没有掉过队的人呀”,虽然成绩在全系名列前上游,王宇觉得这并不能让自己满意,但是这次他没有追赶,而是把精力分给了社会工作。最多的时候,他同时做五份社工,有班级班长,学生项目管理协会部长,系外联部干事、和一些现在已记不起来的头衔。
“当时想把每一方面都做到最好,但却无法做到最精,导致我没有什么成就感”,习惯于卓越的王宇形容自己本科的状态是一种迷失,即使到了大四,还有三份社工的他”风风火火”地游走在校园里,不淡定的样子和现在有着天壤之别。
做社工成为了惯性,王宇在研一、研二时仍然担任本科生的辅导员,伴随着科研对他的磨练,在第三年,面对辅导员工作广阔的发展前景,他毅然决然地选择放下了一切,做一个专注的博士。
“我们总是做这样的假设,如果我像他一样努力,取得的成绩一定比他高,我就是要让假设成真,看看自己的实力。”王宇执念于挑战自己,从过去到现在,虽然本科也迷茫过,但是研究生时期他打赢了一场艰苦卓绝的翻身仗。
“做科研要的就是专注,要学会舍弃一些东西。”王宇细数着自己放弃的一些事情,其中一次小小的选择把它放在科研宏观的背景下却显得那么的惊心动魄。
2015年1月的一天,王宇按照惯例在实验室做实验,却怎么也获得不了想要的结果,直到凌晨四点仍没有进展,而等待他的是五个小时后去往上海的列车,参加一场期待已久的创业论坛会。一面亟待获得的科研结果,一面充满好奇的创业之旅,王宇犹豫再三,退掉了车票,回宿舍短暂的休息后,又一头扎进了实验室,没想到,四五天后,结果就出来了,这个收获推动了整个项目的进展。王宇很庆幸自己没有去上海,因为一星期后回来,灵感没了,手感变了,台子环境也变了,整个项目会被拖延三、四个月。
但在之前,做出这种决定对他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工科情怀要接地气
王宇喜欢研究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这份情怀在王宇的创业历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第一次创业,他的团队设计的是无线传感网络,用来捕捉运动员动态画面,从而提升训练水平;第二次则研究自动智能水泡,通过紫外线精准感应,捕捉火源位置,目前该项目还在消防3c认证的审核中,一旦投入使用,会大大提升火灾救援的效率。
王宇所理解的第二个层面的接地气则是扎根中国的决心,这些年由于学术交流,王宇得以认识很多国内外的知名学者,对他来说出国留学是条最简单的捷径。可是毕业在即,他选择了留在国内工作。他说:“我不梦想出国,不喜欢所谓的拿一个绿卡过自己的小日子,还是希望做的事情有利于自己的群体,我希望所努力的地方,体现自己能力和价值的地方是在国内。”
2016年6月,王宇结束了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的访学。作为在学界大牛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史蒂芬M.巴内特(Stephen M. Barnett)实验室的第一位华人访学者,帮助教授攻克了长期以来的一个学术瓶颈。
王宇在格拉斯哥大学访学时与英国导师巴内特院士合影。
访学的结束意味着王宇在williamhill科研的落幕,他现在专注找工作,未来做什么他还没有想好,不过这也没关系,从开始学习小号16年的时光里,他挑战着各种各样的短板和未知,唯独不惧怕的就是从零开始。在一段旅程结束另一段开启之际,他有个未解之谜,一个16年都没解开的迷——“努力过后,我会遇见一个怎样的自己。”
(williamhill新闻网1月29日电)
编辑:常松 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