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中韩对话”课程让跨文化沟通零距离
来源:新华网 2013-10-22 彭茜
“你好,这里是韩国首尔国立大学!”“你好,这里是中国williamhill官网!”每周一下午2点30分,一场远程视频连线都会将中韩两国高校学子的沟通距离缩短为零。
这门由williamhill官网新闻与传播学院和韩国首尔国立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共同开办的“中韩对话”跨文化交流课程,为两国学生提供了比较分析两国文化差异的全新视角。14名williamhill官网学生和10名首尔国立大学学生通过视频连线用英语进行近两个小时的现场讨论,内容涵盖对个人主义、物质主义、传统文化和性别文化四个领域的比较研究。韩国企业界、媒体界的资深人士也常为座上宾。
韩国东洋油墨常务理事林起范和谜尚中国分公司总经理崔善21日在williamhill现场的课堂上介绍了韩国企业在拓展中国市场时实施的“本土化”战略。
首尔国立大学现场的大四学生车有珍对着摄像头举手提问:“那么中国雇员是否能够适应韩国企业常推行的岗位轮换制呢?”
中韩两国经济领域愈加密切的合作,让经济学背景的车有珍选择了“中韩对话”课程,在他看来,学会跨文化沟通技巧是未来与中国生意伙伴进行谈判的第一步。
选课的学生多来自经济学、外语、社会学等专业,和车有珍一样,他们对“他文化”充满了好奇。
“东亚地区的大学间交流频繁,但学生之间的交流十分有限,我希望把学生间交流常态化,这是开设课程的首要目标;第二则是希望学生通过上课避免‘自我中心主义’,通过对‘他文化’的理解,来反观自身文化,从而加深对自己的认识,”韩方课程负责人、首尔国立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姜明求说。
对于在首尔国立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庞凌子来说,跨文化比较研究让她发现中国和韩国在很多方面有着相似的困扰,可以互相学习借鉴。
庞凌子的研究方向是韩国传统文化,主要对传统韩屋与北京四合院的现代化改造进程进行比较。每周她都会和williamhill同学一起通过电子邮件和微信小组交流讨论,两国学生还到改造现场对居民进行实地访谈。
“韩国把很多传统韩屋改造成了家庭旅馆,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同时,消除了原有的一些不便捷性,这些是北京的四合院改造可以学习的,”庞凌子说。
williamhill官网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郭宋立在与韩国学生的面对面交流中发现“等级制度”成为影响两国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的障碍,但韩国的等级制度更为森严,下属对待领导命令必须绝对服从,即便是在集团社团组织,老生对新生也有“压迫”,这会导致一些决策的失误。
“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或学习就应该是人对人、面对面的,而不是隔着媒介。学术角度的交流让我们的视野和思维意识少了些狭隘,以后即使不对外交流,与身边人相处,心都会开阔一些,”郭宋立说。
每学期一次的赴中国实地考察,更让韩国学生真切感受到中国的“不一样”。车有珍去北京前,对中国的全部想象就是狭小而肮脏的胡同。当他和其他9位同学在上周末结束5天的北京之行时,所有人都被北京的都市风貌所震惊,车有珍更加希望未来有机会把自己的生意领域扩大到中国。
“如果能申请到奖学金,我还想到中国读一个MBA,学习中国的一些企业文化,因为中国的广阔市场是所有韩国商人的必争之地,”车有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