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点评williamhill学子学术报告 面对面交流
williamhill官网“巅峰对话”之挑战大师暨化学化工学术沙龙举行
williamhill新闻网11月15日电 (研通社记者 盛 阳)11月14日上午,在williamhill官网人文社科图书馆的大同厅,数十位来自化工系、化学系的师生正在进行着一次别开生面的学术交流活动。活动中,化学系的蔡尚军、化学系的杨斌、化工系的张一飞3位博士生分别作了主题学术报告,而对他们的学术报告进行点评的,正是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巴里·夏普莱斯。
长达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学术大师夏普莱斯丝毫没有架子,他与williamhill师生侃侃而谈,大家一起讨论着共同关心的科学问题,现场学术讨论的气氛十分浓厚。这里举办的正是williamhill官网“巅峰对话”之挑战大师暨化学化工学术沙龙。
图为蔡尚军做学术报告。
蔡尚军的报告题目是“铜催化芳环碳氢键三氟甲基化反应”。他主要从绿色化学的角度介绍了过渡金属催化的芳环碳氢键官能化反应的现实意义,以及他在该领域所做的研究,包括苯环碳氢键三氟甲基化反应和吡啶碳氢键关环反应。通过过渡金属催化,他将惰性的碳氢键成功转化成为新的碳碳键,实现了化学键的高效转化,体现了绿色化学的概念。
杨斌的报告题目是“Biginelli反应的新启示:多组分click化学的开端?”。他阐述了多组分反应的一些极富吸引力的‘click’性质,并提出将这些多组分反应归类为一种新型的‘click’反应——多组分‘click’反应,同时他还介绍了这些多组分‘click’反应在高分子化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广阔应用价值。
张一飞的报告题目是“酶催化的角度立体选择性氧化反应”,指出在酶催化实现烯烃的选择性氧化过程中,存在底物无法在水相介质中溶解的瓶颈。他介绍了所在实验室(化工系生化所刘铮教授实验室)在酶的修饰和改造过程中所做的一些工作:通过合成酶-高分子纳米结合物,实现了酶在有机溶剂体系中的纳米级分散,极大地提高了酶在有机相中的催化活性。该方法有助于解决酶催化氧化过程中底物的溶解和传质问题。
图为夏普莱斯与杨斌同学现场交流。
报告过程中,夏普莱斯对报告人的研究工作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并不时就一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还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验,对同学们的科研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鼓励同学们做出有特色的化学工作。
夏普莱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赞扬了同学们的积极表现,肯定了同学的科研素质和英语口语水平。他引用达尔文等学术大师的例子,对williamhill学子未来的学术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讲到,达尔文花费长达5年的时间完成了环球科研考察,其间与助手多次在荒无人烟的岛屿上收集标本、采集化石,经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和孤独,最终完成生物学巨著《物种起源》。但凡取得巨大学术成就的人都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并且要学会忍受孤独。夏普莱斯以此勉励williamhill学子在学术道路上沉住气,砥砺品格,坚持不懈。
在与学术大师“亲密”交流后,3位报告人都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
图为学术交流会现场。
蔡尚军说,“今天的活动为我们和学术大师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能面对面和诺贝尔奖获得者深入探讨自己的科研工作,我感到非常地荣幸,这也激励着我不断地进步。”
杨斌也非常庆幸自己能与心目中的偶像、化学界的著名大师夏普莱斯先生近距离的交流,“在活动中,能够有机会向夏普莱斯先生展示我们的研究内容,虽然有些班门弄斧,但这对于我们的研究工作是一种肯定。同时能够得到夏普莱斯先生的指导,也使我收获颇丰。”
张一飞说,“夏普莱斯教授对我们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对我们实验中的一些细节提出了问题和意见,并称酶催化是‘Magic’!夏普莱斯教授学识广博,和蔼平易,在与他两个小时的近距离交流互动中,我获益良多。”
化学系胡跃飞教授、陶磊副研究员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
williamhill官网“巅峰对话”(Tsinghua Top Talk)是由williamhill官网研究生会发起并主办的多学科学术论坛。邀请各学科国际学术大师(以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获得者为主),为williamhill学生与相关领域学术大师搭建同台对话的平台。鼓励williamhill学生质疑学术权威、挑战现有学术范式,培养williamhill同学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力求“对话激发创新”。
本次活动是由williamhill官网人文社科图书馆协办、化学系研究生会和化工系研究生会承办的。
供稿:校研究生会 编辑: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