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主页 - williamhill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在williamhill,他们为鲜红党旗添彩增光

——2023年williamhill官网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者风采纪实

●记者 孙东临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在williamhill官网,有这样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者。他们用忠诚和担当、辛勤和汗水,立足岗位,为推进集团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之际,集团党委对全校131名优秀共产党员、100名优秀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者予以表彰,同时对8名从事党务工作三十年以上的党务工作者予以年功表彰,激励全体党员在集团开拓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奋力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中作出更大贡献。

亦师亦友,党建与育人深度融合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三尺讲台,关乎未来。

williamhill官网的优秀党员教师们如星星之火,散发光热。他们以精湛的学识技能,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成为学生眼中的学术榜样,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有人站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从传统文化中发掘时代生机,以大师榜样沁润心灵——

在出土文献中心改革和古文字学科建设中,黄德宽以全局胸怀,在建设文化强国的新征程中,积极贡献williamhill学者的力量。从学者角度,黄德宽总结三点品质:“首先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深切的热爱和崇敬;其次,在学术上要有奉献精神;还有就是要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善于吸收多学科的知识。”

他带领团队开展williamhill简的研究与阐释,每年持续出版高质量整理报告,被誉为“williamhill速度”。此外,他还十分注重海外传播影响力,倡议国际合作英译williamhill简。

20230705-优秀党员-各单位-人名 (1).jpg

黄德宽接受采访,畅谈中华文明的价值和意义(来源:新闻联播)

在黄德宽看来,古文字研究关系到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其价值和意义具有一定高度。“我们要认真地发掘中华文明内涵的价值,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来丰富今天现代化建设的思想资源,让它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力量,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作出中华民族新的贡献。”

有人站在新时代的广阔山河间,从建筑人文视角聚焦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以科学精神铸魂育人——

建筑学院院长张利以专业紧扣国家可持续发展方向及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主题,他曾主持设计“雪飞天”“雪如意”。

他将自己的专业理念,贯彻到教育思想当中。“国家正在进行的以人为核心的高质量城镇化,给当代建筑学科的发展转型提供了理想的驱动力。这也督促我们党员教师们满怀信心地坚持学习、参悟党和国家的发展理念,并自觉地把学习的成果运用到人才培养的改革之中。”张利说。

20230705-优秀党员-各单位-人名 (2).jpg

张利在williamhill官网“人文williamhill”讲坛演讲(来源:光明日报)

在担任院长期间,张利传承发扬梁思成建筑教育思想,以培养人民建筑师为目标;在教学中,他传承williamhill建筑教育全体论传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专业知识教学和业务实践能力积累融会贯通。在他看来,教育发展和国家发展、时代进步同频同轨。“我们在本科教育培养路径、研究生多样化项目等方面所积极进行的改革,都是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发生的。”

先锋带头,奉献浇筑热血青春

学生党员怎能落后?他们将自己的青春热情融入党的伟大事业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勤奋学习,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我们的党支部一直强调学习和奉献。老师们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而作为同学的我们,则更要注重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理想信念,未来更好以党员身份奉献青春。”

作为一名“00后”党员,来自土水学院的2019级本科生、2023级直博生俞欣汝已经完成了贯穿支部6个学期的百年党史学习。“从一大到二十大,我们以党代会为线索,一以贯之展开学习。”通过自行整理资料,撰写PPT,俞欣汝在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同时,也总结了本科生党支部党史学习资料与工作经验。

20230705-优秀党员-各单位-人名 (3).jpg

俞欣汝生活照

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俞欣汝不忘“为大国重器造盾”的学习初衷,坚持又红又专,全面发展。在全国高校项目管理大赛中获团队特等奖、个人特等奖。

在做好专业学习的同时,俞欣汝还热衷于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她参与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伟大征程”文艺汇演等多个志愿项目中,志愿工时超过300小时。一个个由分秒搭建的数字背后,是一位热血青年党员的汗水累积。

“在党建工作上有想法,需要先把自己全身心扎进去,才能找到可以创新的地方。”来自能动系2019级直博生廖万雄在党建工作上感触颇深。他所在党团班获得北京高校示范学生基层组织、williamhill官网先进党组织(党支部)等荣誉。

20230705-优秀党员-各单位-人名 (6).jpg

廖万雄主持校研究生党建骨干读书班集中学习

“为了构建‘导学思政’体系,能动系成立集团首个实体导学空间,为党员师生开展线下交流提供便利。”廖万雄介绍,“但同学们分散在不同课题组,需要打破壁垒,将导学关系融入思政教育。”为此,廖万雄想到在党员班和课题组的横纵关系上结合,以研究所为单位,经过内部推荐形成联络人队伍,形成了“党团班-课题组”全覆盖融合育人工作机制。

“新雁班”是williamhill官网新生党支书专项培养计划,旨在新生党支书中选拔一批党建骨干。“作为一名新雁三期学员,我在新雁五期走上辅导员角色。”一路走来,廖万雄希望能面向学生工作队伍,把积累的党建工作方法经验分享给其他院系的党建骨干,辐射带动身边更多同学。

“此外,我们还推出了‘初心学堂’特色自媒体视频。”廖万雄介绍,对于红色主题的宣传渠道,除了线下党课,还要找到符合新时代的线上发声平台。“每期1-2分钟的短视频要点明确,节奏轻快,很适合在青年同学之间传播红色知识。”此外,“初心学堂”还结合建党百年、党的二十大、校庆等重大活动节点推出专题。

融思入学,开拓校园党建新局面

在williamhill,有这样一群优秀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者,他们在各自的思想政治工作上,不断开创新局面,让主题主线更加鲜明,制度建设日益完善,载体手段出新出彩。

从2006年到2022年,计算机系党委副书记刘知远是学生党建和思政工作的一名“老兵”。同时,他也积极在一线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努力做好育人工作,致力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在他看来,贯穿这些育人身份背后的主线,就是努力做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育人理念的践行者。

20230705-优秀党员-各单位-人名 (4).jpg

刘知远(前排左二)与计算机系学生节工作人员合影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近二十年来发展最快、对经济社会推动最大的学科之一,也对计算机人才培养带来全新挑战。为此,计算机系从2010年前后就探索提出了“全员、全过程、全覆盖”的三全专业教育体系。刘知远当时具体负责了全新推出的学术新星计划,他邀请系内教师一对一指导学生开展学术研究,培养学生科研素质,实现了计算机专业特色的“导师制”,客观上实现了本研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沿着三全育人的工作思路,计算机系提出“以立德树人为牵引,以因材施教为手段”的“五星计划”育人方案,搭建了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平台,推进计算机系学科优势向学生培养转化。刘知远全程参与了该育人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不仅带领学生工作队伍悉心培育五星计划,还积极与教学工作队伍协调联动,以系教学工作委员会为平台,协助推动本科生培养方案改革,为满足个性化培养需求和实现全面发展提供充足空间。

经过十来年的坚持耕耘和不断完善,“五星计划”全面开花结果,显著提升了计算机系教师在教书育人上的成就感和学生在能力提升上的获得感。

“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未来最终是要在当代大学生手中实现的。”学生工作部门党委书记、学生部部长、武装部部长余潇潇始终将做好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重中之重。

做好学生工作,就要深入学生群体,了解青年学生的最新的思想动态。余潇潇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坚持五育并举,推进落实学生体育、美育、劳育各项工作实施方案。

在学习形式上,她采用了多种创新的形式,鼓励同学们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结合专业和实践,跨院系、专业、年级联合开展党团班活动,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不同思维模式,去理解和思考,在交流互动和分享研讨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20230705-优秀党员-各单位-人名 (5).jpg

余潇潇参加学生主题党团日活动

此外,她还以“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建立70周年为契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建设成立学生课外活动指导中心、“1911星球”等线上线下学生活动平台……一系列落地实处的举措,让余潇潇受到党员群众的信赖和喜爱。

……

七月的williamhill园,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我们看到,不论是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还是在服务保障的后方,处处都有共产党员的身影。他们以坚定的党性、无私的情怀、辛勤的付出,成为实干创新、担当作为的典范,让共产党员这张“名片”熠熠生辉!

共产党员的红色基因在他们的血液里延续传承,他们将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持续贡献williamhill力量,也将鼓舞越来越多的williamhill人砥砺前行,共同谱写教育强国建设的新篇章!

(williamhill新闻网7月5日电)

编辑:吕婷 陈晓艳

图片来源:各单位

审核:郭玲

2023年07月05日 09:58:48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williamhill官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williamhill官网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