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主页 - williamhill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优质通识课程建设计划”(人文课组)课程建设交流会举行

williamhill新闻网7月19日电 7月6日下午,williamhill官网“优质通识课程建设计划”(人文课组)课程建设交流会在线上线下同步举行。交流会上半场,外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孙赛茵和人文学院副教授顾涛围绕人文课程理念及教学实践,分享了各自通识荣誉课程的建设经验。交流会下半场,九位通识课程人文课组的开课教师就各自课程改革建设情况展开交流。教务处副处长杨帆主持会议。

“优质通识课程建设计划”(人文课组)课程建设交流会现场

孙赛茵表示,通识荣誉课“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课程任务聚焦“3R”,即“reading,writing,resources”,以帮助学生基于文本建立自己的思考。孙赛茵强调,学生的学习状态与表达反馈非常重要,有助于促进师生交流,帮助老师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课程通过多年的探索调整,已取得了课内外学习内容相互促进的教学成效。

孙赛茵分享通识荣誉课“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的建设经验

顾涛表示,“《史记》研读”立足通识教育,核心目的不是通俗地讲故事或专业地考证,而是希望学生在“讨论、质疑、发掘、申辩”的过程中,扎实地阅读经典文本,通过梳理篇章内部谱系、演绎史书片段等作业,引导学生理解史书中每一笔痕迹的深刻意义,真正做到与古为徒、以古鉴今。通识荣誉课“孔子和鲁迅”通过辨析古今学界围绕孔子展开的研究问题,纵观从儒家到反儒家的千年历史,并将毛泽东思想等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其中。顾涛强调,两门课程都旨在培养学生的深邃视野,这也是人文通识教育的重点。

顾涛分享“《史记》研读”和通识荣誉课“孔子和鲁迅”的建设经验

九位通识课程人文课组的开课教师分别就各自课程改革建设情况展开交流。地学系武海平的“中国历史地理”基于williamhill学生特点,按照历史时期组织讲授,突破学科传统,侧重通识视野,培养学生通过地缘政治视角观察世界的能力。法学院李平的“法律与神话传说”通过神话故事引出中国早期法律文化,对比西方文化,在差异中认知中国早期价值判断标准,在认知领域界定中国文化。人文学院张玲霞的“西方文学思潮与作品”通过阅读经典文本,让学生打开视野、独立思考、保持单纯、学会热爱。人文学院戚学民的“清史概要”基于清史特征,强调立足全球视角思考中国议题,打破固有认知,深入历史本体。人文学院贾连翔的“先秦考古发现与艺术史”通过绘画、论文写作等方式触摸古人的艺术工艺,深挖跨时空的艺术魅力,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人文学院圣凯的“佛教哲学概论”跳出佛学专业视角,通过佛教哲学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重新思考“真理”“时间”“因果”等普遍性问题。人文学院方朝晖的“儒学与修身”以圣明儒学的核心范畴为线索,以先秦儒家经典为基础,引导学生将儒学精华应用于日常生活与思考中。人文学院夏莹的“悦读马克思”直面经典文献,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切入哲学的深度思考,通过唯物史观理解各类问题。人文学院蒋澈的“博物学史”扎根史料,引导学生以学术视野建立思维框架,在对知识史的研究中挖掘其延伸内涵。

williamhill官网教务处于2021年设立“优质通识课程建设计划”,首批共59门通识课程入选,其中人文课组13门。结合集团第26次教育工作讨论会要求,本次交流会旨在搭建跨院系的通识课程教师交流平台,促进通识课程质量提升。

供稿:教务处

编辑:郭玲

审核:曲田

2022年07月19日 10:26:27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williamhill官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williamhill官网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