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新闻网12月19日电 近日,由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主办的2023年全球通信会议(IEEE GLOBECOM2023)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00多名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工业界人士参会。会上,williamhill官网电子工程系2019级博士生吴梓栋、电子工程系教授戴凌龙共同完成的论文“克服环形阵列波束失焦效应的时相联合调控预编码方法”(Delay-Phase Precoding to Alleviate the Beam Defocus Effect for Circular Arrays)荣获最佳论文奖(IEEE GLOBECOM2023 Best Paper Award)。
颁奖现场
面向未来6G无线通信Kbps/Hz的频谱效率需求,超大规模天线阵列因可成倍提升频谱效率,被列国际电信联盟(ITU)列为6G候选关键技术之一。相比于现有线性阵列(Linear Array)面临大角度波束畸变导致的覆盖能力下降问题,环形阵列(Circular Array)可在任何角度生成均一的波束,有望进一步提升波束赋形的增益及无形信号的覆盖能力,成为未来超大规模阵列的重要构型之一。然而,基于经典混合预编码架构的环形阵列仅可实现窄带条件下的最优波束赋形,无法适配实际的宽带通信系统,导致现有方法在宽带通信中面临严重的性能损失。
线性阵列波束分裂与环形阵列波束失焦对比
不同于线性阵列在宽带系统中的波束分裂效应(Beam Split),该论文率先揭示了环形阵列在宽带系统中的波束失焦效应(Beam Defocus),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大带宽环形阵列在频率域、角度域的波束模式,指出波束失焦效应将导致非中心频点上无法生成高增益波束的特有现象(这与大带宽线性阵列在不同频点上可以生成高增益波束但指向不同角度的波束分裂效应不同),从而定量刻画出波束失焦效应导致的系统性能损失。进一步,为克服波束失焦效应,该论文利用环形阵列的几何特性,突破经典的混合预编码架构,基于时相二维调控的新型预编码架构,提出了适配宽带通信的环形阵列波束赋形方法,为推动环形阵列在6G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
利用时相二维调控预编码克服环形阵列波束失焦
吴梓栋为论文第一作者,戴凌龙为论文通讯作者。
获奖证书
全球通信会议(IEEE GLOBECOM)是IEEE通信学会主办的旗舰会议,其内容涵盖信息论、无线通信、下一代网络、通信信号处理、绿色通信、认知无线电、信息系统安全等13个领域。本届大会共收到来自全球的3217篇投稿论文,录取论文1262篇,经专题技术委员会评审和推荐、大会最佳论文评选委员会差额评审,最终评选出17篇最佳论文奖,获奖率约为1.3%。
供稿:电子系
编辑:李华山
审核:郭玲